搜 索:
搜索
 
 
365bet官网网址
政务公开规定
政务公开指南
政务公开目录
政务公开年报
办公室
发改局
教育局
科技局
经商信局
公安局
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民宗局
监察局
民政局
司法局
财政局
人社局
国土资源局
建设局
环境保护局
交通局
水务局
农牧业局
林业局
商务贸易服务中心
文体广电局
审计局
广电中心
安监局
旅游局
粮食局
行政执法局
规划局
人防办
信访局
扶贫办
统计局
贸促会
 
您当前的位置:
磴口县盐碱地改良先行先试措施创新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16-10-12 来源: 作者:

一、磴口县土地基本情况

磴口县现有耕地面积有76.4485万亩,非盐碱化耕地面积57.8485万亩,占耕地面积75.67%;盐碱化耕地面积18.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4.33%。其中,轻度碱化耕地面积7.64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10.1%,占盐碱地面积41.11%;中度碱化耕地面积5.05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6.62%,占盐碱地面积27.18%;重度碱化耕地面积5.89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7.70%,占盐碱地面积31.71%;全县各苏木、农场均有分布。

磴口县耕地PH平均值为8.63,全盐量平均值为0.146%。盐碱土的类型主要有硫酸盐盐化土、氯化物盐化土、苏打盐化土,常混合而生。

盐碱土荒地面积有16.743万亩,其中有利用价值盐碱荒地面积10.609万亩(从未开垦利用的有6.449万亩,已开垦但撂荒3年以上的有4.16万亩),无利用价值盐碱荒地面积6.134万亩。2015年治理盐碱地面积9.2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6850吨。

二、磴口县盐碱地治理情况

(一)主要改良措施

1、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排水措施主要有开沟排水、井灌井排。开沟排水,主要在盐碱较重,地下水位高、排水有出路的地区建立排水系统,有利于土壤脱盐和防止返盐。井灌井排,是利用水泵从机井内抽吸地下水,以灌溉洗盐。同时,也可降低地下水位,使机井达到灌溉、排水的双重作用。

2、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能有效防止土壤斑状盐渍化。平田整地要因地制宜,划小畦灌溉,重度盐化土要先刮结皮,再平整。

3、深耕深翻。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为地表层多,下层少,经过耕翻,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扣到耕层下边,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翻耕能疏松耕作层,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控制土壤返盐。春、秋是返盐较重的季节。秋季耕翻尤其有利于杀死病虫卵,清除杂草,深埋根茬,加强有机质分解和迟效养分的释放。

4、适时耙地。通过耙地疏松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起到防止返盐的作用。耙地要适时,耕干不耕湿。

5、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盐碱地一般有低温、土瘦、结构差的特点。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并可和碳酸钠作用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碱性。腐殖酸钠还能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抗盐能力。腐殖质可以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从而使孔隙度增加,透水性增强,有利于盐分淋洗,抑制返盐。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加速养分分解,促进迟效养分转化,提高磷的有效性。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盐碱土的施肥原则是以施有机肥料和高效复合肥为主,控制低浓度化肥的使用。结合化肥的施用,亩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4000公斤或施商品有机肥50—100公斤。盐碱地施用化肥时要避免施用碱性肥料,不建议在盐碱地施用碳酸氢铵,石灰氮、钙镁磷肥等,因为在盐碱地施用这些肥料,会加重土壤盐化程度。硫酸钾复合肥是微酸性肥料,适合在盐碱地上施用,且有改良盐碱地的良好作用。

6、施用有机物或土壤改良剂。施用石膏(硫酸钙)、磷石膏、硫酸亚铁、硫磺、风化煤、腐殖酸、糠醛渣、醋糟、泥碳、炉渣以及土壤改良剂等这些改良剂和有机物料配合施用效果最佳。

7、推广间套种立体种植通过套种带状种植,巧妙运用时空差,喜光与耐阴等不同作物组合配套,变蒸发为蒸腾。

8、改革区域用水制度,科学合理使用滴灌。建立全新的节水和用水机制,实行按作物、按区域合理轮灌,有效抑制灌溉水大量渗漏为治理重点,从源头上杜绝大水漫灌,在盐碱地区改冬灌为春灌。在含盐量高的土壤上进行滴灌时,盐分会积累在湿润区的边缘,若遇到小雨,这些盐分可能会被冲到作物根区而引起盐害,这时应继续进行滴灌。在没有充分冲洗条件下的地方或是秋季无充足降雨的地方,则不要在高含盐量的土壤上进行滴灌。

9、在中轻度盐碱地,种植前可随水滴灌除碱灵等调节剂。除碱灵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酸,平衡酸碱度,提高渗透性,解除碱危害,有利于作物更好的生长,在作物各生育期结合灌水都可以使用。

10、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提高作物抗旱抗盐碱性。

11、选种耐盐作物进行地面覆盖。甜菜、向日葵、枸杞以及草木栖等作物,均比较耐盐,可在盐碱地上种植改良。

12、客土换沙。通过客土换沙、抬高耕地的方式,减少土壤返盐。每亩换沙160 方。

(二)取得的效果

磴口县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轻中度盐碱地改良研究推广改良后的轻中度盐碱地适宜种植玉米、向日葵、甜高粱、牧草等作物。以向日葵为例,改良后的轻中度盐碱地亩增产7085公斤,亩增收245—300元左右。

近年来随着磴口县养殖业的发展及新农村道路建设,为盐碱地改良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取沙方便的巴彦高勒镇、隆盛合镇、沙金套海苏木、五个国营农场、圣牧高科等种植基地,广大农民施农家肥料、拉沙压碱的积极性非常高,2015年盐碱地改良面积8万亩。2016年在十个全覆盖工作的推动下,结合村庄牲畜圈舍、庭院秸秆清理,农家肥、秸秆还田面积1.2万亩。

三、存在问题

一是缺少项目资金方面的支持。盐碱地改良是一项建设标准高、开发范围广、开发难度大、基础设施投资多的工程。由于县级财力都比较紧张,农民增收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所投入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建设需要。拉沙困难,养殖业较少及年龄偏大的农民筹资筹劳改良盐碱地的积极性不高。总体来说,盐碱地改良停留在自发、分散的状态。

二是对盐碱地治理和开发利用前景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缺乏统一规划。在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上,缺少对土壤盐渍化分布范围、形成规律和特点的长期动态监测机制,缺乏统一的规划及系统开发利用方案,分散治理,零星开发,没有形成合力。

三是技术研发不足。当前的治理方式还是以传统的“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思路为主,用灌水淋盐、洗盐来降低土壤含盐量,但随着水资源越来越稀缺,必须有所改变。目前盐碱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不足,科研经费短缺,科研队伍不健全,盐碱地改良新技术跟不上,新技术应用乏转化沟通平台。

四、建议

一是政府引导,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金投入结构,提高投入效益。现在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及全社会各行业的通力配合,在制定政策、资金、管理等方面要对改良盐碱地有足够的支持保障。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优化资金投入结构。

以利益机制来刺激和调动生产者改良盐碱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和服务功能,以现有的农业专项发展资金为基础,再从每年财政新增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为盐碱地改良的扶持资金,吸引广大农民、企业、非农单位等投入盐碱地改良,使农民等生产者成为高效生态产业建设的投资主体用好现有国家和各级政府安排的各级农业开发资金。与土地开发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工程相结合,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

二是遵循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的原则由于盐碱地的改良是一个较为复杂综合治理系统工程所以对于改良盐碱土多采取以水肥为中心将农艺措施、水利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等多种技术和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改良模式达到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水分利用率,保持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从重点解决灌排水系的改造为重点,发展节水灌溉,进一步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提高农田排水标准,有效的排除农田积水和降低地下水位;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为目标,实施渠道衬砌、畦田建设等工程措施、水肥一体化等农艺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对盐碱地开展综合、集中、连片整治,建设节水高效稳产高产基本农田。

2)发展生态农业,推动良性循环。把增施农家肥与鼓励发展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有效结合起来,带动秸杆过腹还田,实现养畜—造肥—养田—节本—增效的良性循环。

3)搞好林业工程建设。实施林业建设是盐碱地改良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水利工程发挥长效的关键措施。按照沟、渠、田、林、路、庄综合配套的改造要求,切实把林业工程摆到盐碱地改良的重要位置,精心组织实施,确保造林任务的完成和质量得提高。

三是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强化盐碱荒地开发利用应用基础及高新技术的研究,提高科技攻关能力和水平。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速盐碱荒地开发利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为农民合理种植提供科技指导,加快水盐调控灌溉技术、培肥改土技术、盐碱地产业化高效利用技术等实用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培训力度,引导农民树立生态农业意识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观念。加速农业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盐碱荒地开发利用技术交流、协作攻关及合作开发,实现优势互补,增强科技研发实力,缩短科技转化周期,加快科技成果的利用。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365bet官网网址
  首页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帮助  

主办单位:磴口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磴口县政府办公室

Copyright 2011 Dengkou Inner Mongolia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 13001742号

联系电话:0478-4262212 Email:axxaty@163.com

技术支持: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网络信息管理中心